党建引领 村居共建

“村改居”是我国现行城乡两元体制下,加快城市化过程中,加速近郊农村向城市融合的重要手段。“村改居”核心问题不是简单换一个牌子,而是农民转为居民后能否安居乐业、能否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服务和权利。近年来,蓬莱区以司家庄社区旧村改造项目为模板,探索打造村居与城市社区融合发展试点,在旧村改造项目回迁小区成立杏花苑社区,构建街道党工委统揽、原村党委兜底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,开创了“村社”共建、融合发展的社区治理新模式,成为全区“村改居”工作的示范样板。

为确保村民安心上楼,经蓬莱区委、区政府研究决定,司家庄社区回迁村民除享受安置补偿外,还继续享受原村村民福利。近几年,在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,将村中撂荒地流转为项目储备用地,每亩地每年向村民支付租金700元;同时,根据村民实际需要,以每亩几十元—100元的价格将储备用地再出租给村民。也就是说,回迁居民在享受城市社区生活的同时,既可以选择继续耕种原有的承包地,也可以获取闲置土地的租金收入,生活上拥有多重保障。

组织“兜底”:探索城郊“村改居”治理模式

杏花苑小区,位于蓬莱主城区西南部,建成于2010年,是司家庄社区(2009年前为司家庄村)旧村改造项目、居民安置小区。在杏花苑小区,司家庄原村320多户村民成为“回迁户”,同时还入住“外来”购房者1500余户,常住人口约2900人。

村改居,并非简单的“从平房到楼房”,而是一次从“村民到居民”的转型,更是一场与城市居民相融合、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嬗变。面对新的形势、新的服务对象,原本面向单纯村民的管理服务模式不再适用。2017年,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,在杏花苑小区成立居委会、设党支部,2019年升级为社区党委。以党建为引领,杏花苑与司家庄社区党委互为依托、资源共享,街道党工委统揽、原村党委兜底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初步形成,开创了村居共建、融合发展的社区治理新模式,成为蓬莱区“村改居”工作的示范样板。

为确保村民安心上楼,经党委研究决定,回迁村民除享受安置补偿外,还继续享受原村村民福利。近几年,在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,将村中撂荒地流转为项目储备用地,每亩地每年向村民支付租金700元;同时,根据村民实际需要,以每亩几十元—100元的价格将储备用地再出租给村民。也就是说,回迁居民在享受城市社区生活的同时,既可以选择继续耕种原有的承包地,也可以获取闲置土地的租金收入,生活上拥有多重保障。几十元和700元之间的差额,彰显的是党委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,如此,他们可以踏踏实实住楼房,并将工作、生活的半径向城市延伸,逐步实现从“村民”到“居民”的转变。有了坚挺的组织后盾,整个村改居过程深得民心、推进顺利,没有出现大的矛盾纠纷,也没有遗留下“历史隐患”。

共建共享:“党建圆心”汇聚发展能量

生活有了保障,群众安心上了楼,下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如何让群众更快融入社区生活,如何加强管理和服务。杏花苑社区党委仍然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推进“村社”融合的“尚方宝剑”,推选原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社区第三党支部书记,物业负责人担任第四党支部书记,创建思想共鸣、要事共商、矛盾共克“三共”机制,实现组织联建、区域联动、资源联通、活动联办,探索出农村城市化的“成功路径”。

运用“三微”工作法,创新党建引领精细化治理模式。推进“微治理”,依托社区网格,深入推进“社区党委—网格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中心”四级治理体系建设,选出楼栋党小组长7名、党员中心户13名,充分发挥党员在管理和服务中的带头作用,疏通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汇聚“微力量”,发挥11个双报道单位的资源优势,对接居民服务需求,用实际行动帮助居民圆梦微心愿,打造“杏韵·暖心餐”“杏韵·平安”“杏韵·法律事儿我来办”“杏韵·幸福护航站”等党建服务品牌,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。今年以来,共解决群众实际问题80多个,赢得大家一致好评。树好“微典型”,开展“最美党员”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网格员”等系列评选活动,挖掘典型20多人,为社区发展聚焦“正能量”。

提升功能:构建“5分钟幸福生活圈”

现代社区,不仅是居住环境,更是生活圈子。不出社区即享受吃、住、行、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休闲娱乐等服务,是每个城市居民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。杏花苑社区依托200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,在对便民服务等“基础项目”进行优化的同时,更加注重打造“自选项目”,围绕居民的实际需求,不断丰富服务功能,全方位构建“5分钟生活圈”,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。

引进全国顶级养老服务企业九如城集团,以“品质与爱同行”为理念,在全国率先推出医疗、健康、养老、教育、产研、旅居六位一体相融合的特色服务。重点为老年朋友们提供助餐、助浴、助洁、助医等便捷服务,同时还推出短期托养、老年大学、健身娱乐、精神关爱等服务项目,加快形成辐射全蓬莱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和高端养老服务品牌,营造 “尊老、爱老、孝老、敬老”的浓厚氛围,助力蓬莱养老事业再上新台阶。引进社区食堂,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设餐厅,解决上班族和老年人群体的“吃饭问题”,充值优惠、高领补贴等多重福利,让全体社区居民受益。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,便民服务大厅、党员活动室、图书室、健身室、棋牌娱乐室、书法绘画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应有尽有,为居民议事、休闲娱乐提供了便利,成为综合型的文化服务阵地。近几年,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开辟“四点半课堂”“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”“幸福家风传承室”“母亲素质提升基地”等场所,适应居民生活和精神文化新需求。目前,社区幼儿园、社区活动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之中,届时,居民将享受更多便利。

杏花永绽放、情系千万家。党建引领,物业、居民、“双报到”单位互联互动,共建共享,打造出城郊“村改居”治理新模式。这个过程中,不仅从环境上发生了质的改变,更完成了从“村民”到“市民”心态和生活方式的转变,为推进村居治理城市化变革提供了借鉴。